第(3/3)页 这不是说自己不必赔礼,而是人家根本没有打算接受道歉。 这才是让段承最恐慌的地方。 得罪了这样一位大人物,而且人家也不算接受自己的道歉,段承顿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 惶惶不可终日地过了一个月,不等段海卓说话,段承便主动要求离开了江城,离开了华夏,屁滚尿流地回到了他之前总是嚷嚷着要回家的学校。 “就这心理素质,怎堪大用?” 段海卓内心十分失望,段承的表现,明显没有令他满意。 如果他能够勇敢一点,去向裴莫华认认真真表示歉意,倒是会让他刮目相看。 现在看来,终究还是高看了他几分。 不过,正如裴莫华说的,经过这次教训,他也该明白一些道理。 这样,能力和心态都十分一般的段承,不至于说在等自己百年之后,轻易地将段家给葬送了。 虽然勉强算是一种成长,但是段海卓心里都不是滋味。 他在想,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裴莫华跟段承,却是有着云泥之别,天地之差。 要是裴莫华是自己段家的后代就好了。 段海卓如是想道。 “生子当如裴莫华”,可不仅仅是段海卓的希望。 只要有对比,每个家庭里,都想自家的孩子能够像裴莫华那般优秀。 或者说,能够有他百分之一成就,也便已经满足。 要说年轻一代最羡慕的人是裴莫华,那稍微年长的人,则是羡慕裴莫华的父亲。 自己的一生,或许就已经这样了,如果后代能够有出息,也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古至今,都是家长们的夙愿。 对绝大部分平常人来说,这与其说是期望,不如说是对自己平凡一生不甘。 他们一生平凡,便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 而下一代,又会寄托于下下一代。 “过年的时候,我爸说都是江城大的学生,还是舍友关系,问我跟你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 在江城大学,关鑫一脸郁闷地跟裴莫华吐槽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