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两个意外-《热血残兵》


    第(2/3)页

    寒烽那边,也心急如焚。

    看来,小鬼子吃过亏,有经验了。

    而且,这说明,小鬼子非常重视粮仓的保管。

    粮仓,至关重要,有甚于生命!

    要解救更多的战俘和百姓,就必须取得粮食补给,否则,这么多人,就是饿也饿死了!

    饿不死,也会失体能和战斗力,就算你有再强大的信念,也是被敌人碾压和屠杀的份儿了。

    必须拿下粮仓。

    寒烽在观察着敌人的动向。

    因为有透视能力,他非常方便,不用望远镜,不用在障碍物和建筑群中暴露自己,就可以观察敌人的情况。

    怎么办呢?

    他沉思着。

    对,只能进一步投资下本钱了。

    他马上派人向潜伏的叶铮步兵营联系,向赵崇国团长联系。

    并且,讲清楚了新的战略战术。

    赵崇国团长听了通讯兵的汇报以后,留下两个步兵连,其余地部队,返回凯门大厦。

    到了大厦以后,汇合李特聪副团长,杜风烈团长,将李杜二位部队中缴获的大量武器,补充了一部分,再次分兵建制。

    李特聪,成立特战旅的步兵三团,留守凯门大厦,赵崇国担任特战旅的副旅长,兼任第一团的团长,杜风烈担任第二团的团长。

    赵崇国和杜风烈两人,各自率领一个步兵团,迅速北上,挺进城北仓库区,进攻敌人,拯救那里被羁押的中国军民。

    两个团,各有一千人。

    对于寒烽的命令,赵崇国,杜风烈,李特聪三人,没有丝毫犹豫,无条件服从。

    寒烽是他们的救命恩人,也是杰出的指挥官,更是悍不畏死的大英雄,他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寒烽麾下担任军官,是他们的荣幸!

    回想这几天来,他们或者逃窜于民间,苟延残喘,或者别拘押在战俘营,饥饿近死,等着被屠宰,是寒烽的拯救,给了他们生存的机会,战斗的机会,为中国军人正名的时刻!

    无比感恩。

    城北仓库区,距离凯门大厦3000米左右,也是日军的驻兵重点。

    那里,也有至少一万五千名被拘押的中国士兵和被鬼子疑似而抓捕的金陵年轻市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