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文正担心让孙先生去进这言,会不会引发官场大地震。 可是反过头一样,史书不是记载着唐太宗赦囚的故事么? 难道是老天开玩笑,这功绩也要记自己头上? 想到这里,也就不说什么。 李世民说罢,见李文这次倒是没说什么。 心中大喜,暗道一声,老子总算做了件你小子无话可说的事吧! 这心里一高兴,便又对李文说道: “小郎,皇上下旨,授孙先生便宜行事之权,你有什么需要就直说吧。” 便宜行事之权?那不是让他看着办,可以完全做主? 李文心思这下有戏了,难怪长孙雪说完美呢。 有这托底的,那还岂不高兴? 可是真要说起来,眼下是千头万绪,还就真不知道从何说起,只好轻声说道: “眼下困难很多,我都还没想好,从哪动手。” “一样一样的来,一件一件的解决吧。来,我们理一理。” 长孙无忌拿放下笔,重新铺上纸来,斯文慢理地说道。 这人手好说,主要的还是要解决王氏一族的问题。 李文心里想着要如何把话题往这上面引呢? 有了,从技术发展来说吧。 清了清嗓子,诚恳地说道: “很多事,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可是整个技术链,那是环环相扣的。那就烦请孙先生记录在案,一件件的解决吧。” 李世民听他这么一说,点了点头道: “小郞说得有理,就像印书一样,要纸、墨、铁、铅、木材、木炭、水、人力、畜力等等,少哪一个都不成,小郎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还得孙先生尽力处理才成。” 有了李世民这一道旨,长孙无忌那自然是不遗余力了。 他直催着李文,要其列清单出来。 李文笑道:“先是要推广这玉米和红薯,眼下两样均已成熟,可是庄上人手不够。” “你需要多少人手呢?” 长孙无忌记了下来,抬头问道。 “精壮的劳力,还要能保密的,就这个庄上,这两个月至少需要一千二百人。” 李文沉思一会,大略地估计了一下。 “这小小的宁轩庄,要这么多人?你摆得下不?” 房玄龄表示不解,平常也要收这些东西。 不就是加一个印刷技术试验嘛,怎么会突然间要多这么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