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秋阳似火。 官道上一行短装的人,三五成群。 挑的挑担,背的背包。 粗略一看,像是赶集的民夫。 奇怪的是,这群人组成某种秩序的队列。 队列以一辆旧马车为中心,各自己守着自己的位置。 个个都是虎背熊腰,目露精光。 谁也不曾快半步,谁也不曾慢半步。 三个衣着华美的中年人,慢慢从马车下来。 谁也不曾料到,这是李世民在微服私访。 山阴中,李世民抿了口水,将壶交给张士贵。 用丝巾擦着汗,转过头去对房玄龄道: “玄龄,难道真是朕失德,惹得上天垂祸么?” 听着李世民悲戚的语调,房玄龄当然知道他在想什么。 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那是皇室永远的痛。 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也好,册封“门神”也罢。 这些仍不能让他安然入睡。 七年来,灾祸不断在大唐轮番上演。 眼下。 滹沲河决堤,灾民还没安顿好。 山东、河南共三十州,又遭受特大洪灾。 嘉、陵两州造反,八百里加急的折子都堆积成山。 长安内外,流言四起。 市井坊间流传着一曲童谣 “蝗虫起,万里悲。黄河涸,箭矢飞。” 童谣所示? 难道还要承受旱灾、蝗灾、兵灾…… 这让一心想要开创圣人之治的李世民,这如何不煎心! 房玄龄作为一朝宰相,对这些自是心知肚明。 他躬身劝慰道:“不过是宵小散布流言罢了,陛下又何必放在心上?” 李世民停下脚步来,目眺远方,长叹着说:“一路行来,行人面呈菜色,田间地头了无生机,岂不让人痛心?” “天子脚下的长安县都是这样子,也就莫怪流言四起,说是关外已易子而食了。” “这岂是你我心中的江山?” 房玄龄面露愧色,沉默无语。 “报!” “前方发现一个好地方,那可真是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你确定没有看错?” 李世民一脸震惊。 “启禀陛下,臣亲眼所见!” 那名侍卫答道。 “先是水灾,据说泡了半个多月吧?现在又是大旱,百余天未见滴雨,有口吃的已经很不错了,还说啥世外桃源哦。” 李世民难以置信地摇了摇头,却上前几步,竭力朝远处望去。 “就算好些,那又能好到哪去?不过,去看看民情也无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