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九 大司空的不喜-《释怨——谋而后行》


    第(2/3)页

    这点司马琛知道,满朝文武也知道,他的那些儿子和他们身后的世家都知道。正因为知道,所以剩余的其他几个儿子才开始眼红,才会争相请旨封王。无非是个个都想赖着不离开隆安城,但又拥有数量不少的府兵吗?

    卢慎梓再说道:“正如瑞王所说,如果瑞王去了武垣,其他没有在隆安留职任用的王爷,自当离开隆安前往封地。”

    司马琛冷哼一声,说道:“就算朕允了承颐前往武垣,其他几个儿子仍不动呢?要知道,他们装聋作哑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从他们出宫建府开始,十多年的时间,愣是一个都没有提出封王去封地的请求。”

    卢慎梓思索了一阵,说道:“皇上能否考虑用奖赏的办法吸引几位王爷离开隆安城,前往封地?”

    司马琛问道:“怎样奖赏?”

    卢慎梓回答道:“如今瑞王是自行请旨离去的,他原本的食邑最少,只得五千户,武垣更是在诸皇子的封地中最为贫脊。适才瑞王还自请去到武垣后不劳民财修建王府,皇上何不适当增加一些瑞王的食邑,直接将武垣最大的州衙,河间府赐予瑞王作王府。”

    “将州衙赐给承颐作王府?”司马琛听到这个提议,有些诧异。

    卢慎梓听得司马琛这般问,以为皇帝这是不许的意思。忙劝说道:“河间府虽是武垣最大的州府,但因其处在子牙河与寇水河之间。近年来,因为河水涨势迅猛,淹了大量的农田,河间府的居民大多迁移到了其他地方。河间府原有的州衙虽还没撤,早已名存实亡,几乎就是一座空衙。”

    司马琛听得卢慎梓说了武垣的现状,心里更不痛快。他一早知道武埂贫脊,却没想到连武垣内最大的州衙都成了一座空衙。早就被他淡望掉的那点内疚,不知怎的,因着卢慎梓的说话,又勾了起来。想着自己赐给承颐的那块免死金牌上,另一面写着的‘富贵闲王’……

    卢慎梓却不知司马琛的想法转了个弯,仍旧十分卖力地劝说道:“其他几位王爷看到皇上加了瑞王的食邑,又赐了府邸,说不定也想自请去封地了呢?再不济,待瑞王离开后,其他王爷没有了借口,皇上也大可下旨让他们前往封地居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