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七 庆元殿的消息-《释怨——谋而后行》


    第(2/3)页

    司马琛听了这话,立时脸现笑意,说道:“还是卢卿能为朕分忧,就照你说的办。”

    ……

    卢慎梓离开庆元殿之后,一个小太监的身影也离开了黄得贵,往宝隆道的方向而去。

    铜阊殿内,司马承颐已经是第三次打开姜筱璕给他传来的信在看了。小姑娘的字着实不好看,有些字简直省略了好多笔画,让他得联系前后文,方能猜出个大概的意思。然而就算是这样,这封六页厚的传信也让他看一次,兴奋一次。

    传信里,姜筱璕根据他写给她的信中描述的武垣的地貌,就大致推测出了武垣为何会贫穷,居民流失。然后向他提出治理河道、清理良田、迁回流民、务农积谷等等一系列的建议和措施。

    每一条建议后面会详细的列出实施的方法,以及这样做的好处、有困难的地方,而这些困难有什么样的应对方法可解决。遇到不能解决的困难,就用朱砂标记,重点提醒承颐,看他能不能不自行想办法解决。

    末了,在信的最尾部分说道:“当然,这些还只是我粗浅的想法,毕竟纸上谈兵容易,实际上的情况可能又会有不同。我很希望能够实地看了以后,或者能有别的一些想法去完善。人之所以有思考的能力,就是为了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最后才能通向坦途。”

    这样的话,让司马承颐的心中,如点起了一个燃烧的火把,而且越烧越旺。他意然开始憧憬着,与小姑娘一起漫步在那些淤泥地上,看着她指指点点的评说利弊……那样的日子虽然不如宫中华丽,却是快乐无忧的吧!

    承颐这样想着,手拿着信纸,眼神早已飘向不知名的地方,脸上不由自主泛起温柔的笑意。

    这让时时在外殿里行走,却得不着进内殿,只能不时地偷瞄一下的喜禄大为疑惑。不明白平日里极不爱读书的殿下,这两日为何总对着几张纸傻笑?这让他对那几张纸起了强烈的好奇心。

    喜福来的时候,瑾姑很快就让喜福进到内殿去,自己则将内殿的门拉来掩好,身形守在了外殿。这本是喜禄以前做的事,自从瑾姑和德公公来了之后,自己只能跟喜富、喜贵他们一般,做做跑腿的活。

    以前由喜禄管的承颐的月银,如今也收到了瑾手里管去了。喜福每月多支的那份月银不再找喜禄拿,而是找瑾姑拿,所以瑾姑反而对喜福更为熟悉和信任。每当喜福回来,瑾姑问都不会多问一句,就让他进到了喜禄都不能进的内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