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四 隆安城的变化-《释怨——谋而后行》
第(2/3)页
芳姑的脸色虽然极为难看,可还是点了头,说会去通知她的弟弟史学志。
有美人进府侍候自己,司马长宁自然很是高兴。出皇宫时,他想着司马琰是乘坐着他的车,与他一起进的宫,便在宫门处特意等了司马琰一起出宫,以示亲近之意。
得意之时,就将史学志的长女即将入他府里的事说了出来。本意有些炫耀的意思,怎知却被司马琰狠狠地损了他一顿,说他强逼一个四品朝臣的嫡长女给他做妾,他这样不是在拉拢朝臣,而是在跟朝臣结仇。
司马长宁被司马琰说得极是没有面子,因着有求于司马琰,愣是忍着气没有跟司马琰翻脸。可是当着司马琰的面他死也不承认,这种做法有错。
但当他回到府中仔细一想,也是,在他母妃宫里就看出芳姑的面色极为难看。他也曾听人说起过,史学志相中了中书舍人郑甫的次子郑启凡,想让自家闺女嫁过去做正妻。
想了三日,司马长宁认为自己府里的美人的确不算是少的。再说美人嘛,初时见了会有些新鲜,见多了也都差不多,也不差那么一个。终于聪明了一回,决定卖个人情给史学志,不仅没按李贵妃说的抬了史慧娘进府,还帮着史学志去给郑甫保了媒,让两家结成了亲家。
史学志本来对自己这样送女儿入皇子府极为憋屈,可又不敢真的得罪贵妃娘娘和李家,只得忍气吞声地看着妻子抱着女儿整日泣哭。如今因为琰王一句话,不仅保下了女儿,还让女儿有了一个满意的姻缘,自然将感激之情都记在了司马琰身上。
另一边,御史弹骇了姜宏恩在梨原乡任职时,自己示意流民为他送万民伞的事,皇帝司马琛趁机免了他的职,收回了赐给他的爵位,令其即刻返乡,永不得再踏入隆安城。结果在其返乡的途中,再次遭遇了终南山上流窜下来的匪徒,死于非命。
姜宏恩死了之后,一向清高的温老太傅,居然真的没有在意市井的言论,让他的嫡孙温益铭进了国子学,当了国子监学的博士。
司马琛虽然也奇怪温家这次的举动,但温益铭的学识的确是有目共睹的。有温家的人进到国子监教学,对大庆朝来说也是好事,便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