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定导凝-《无上武修》


    第(3/3)页

    下丹田为何如此重要呢?

    因为除天地元气外,人体自身也能产生元气,这种元气被称为精元,产生精元的部位就是位于下丹田的肾脏。

    精元发于肾脏,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周流全身,维持五脏六腑的生机。

    再说回“凝化”。

    武修运功时动用的都是真气,真气由天地元气在丹田处转化而来,然后再由丹田输送至全身各处的脉络穴位。

    值得一提的是离开丹田散布于全身各处的真气是会逐渐消散的,如果得不到补充,不及盈月便荡然无存。

    天地元气在丹田内的转化为真气离不开精元,起初两种元气是处于弥宇之所的最外围,跟随弥宇之所慢慢地旋转,不会向内靠近,只有当两种元气相互接触时,才会触发“凝化”这一过程。

    接触的一瞬间二者仿佛被惊醒,立刻像麻绳一样缠绕在一起并开始加速旋转,每旋转一周便向丹心靠近一点,旋转靠近的过程中二者又进一步杂糅,逐渐像沙土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此时仍旧是互无关联的,直杂糅到再也分不清哪是“沙”,哪是“土”,至此真气方乃凝成。

    元气是无形无色的,而真气则是可见的。

    根据武修等阶的提升,从雾态到水态再到浆态逐渐过渡,颜色则会经历白色、淡蓝、金色这三个阶段。

    武修进行修炼时通常只需要进行“入定”、“引导”两个过程即可,因为“凝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只要弥宇之所内有精元跟天地元气,这个过程就会不断进行下去。

    只是二者凝化的速度因人而异。

    天赋差的“预备武修”十多天都凝化不出豆大一点,而对天赋异禀的武修来讲凝化这点真气仅需一柱香的时间,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当然,在一些丹药的刺激下可以加速这一过程,自身凝化真气的速度越慢药效才会越明显。

    拿高阶武修来举个例子。

    内外两种元气先是凝化成白色雾态的初阶真气,然后初阶真气会进一步凝化成淡蓝色水态的中阶真气,最后中阶真气会进一步凝化成金色浆态的高阶真气。

    这种按部就班凝化而成的真气又被称为“元真气”;也可以直接跳过中间的步骤直接凝化成中阶或者高阶真气,这种真气被称为“衍真气”。

    衍真气无法储存,一但凝化成便会被直接被排出丹田,如果不用的话只需一时三刻便完全消散,因此多用于救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