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侯盛昌到底是对徐昀了解,视频通话刚一接通便连着问了两个问题。 直接猜出徐昀是有好消息说。 徐昀倒是快速反应过来,故作平静的开口回应: “没有好消息我就不能找院长你了。” “你我还不了解。”侯盛昌爽朗的笑着说:“能在项目期间给我打电话,除了有好消息那就是求院里帮助,可在我的印象中你还没有求院里帮什么。” 听完侯盛昌这番话,徐昀也是苦笑不得,但仔细想想他确实如此。 话说到这里他自然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讲起正事。 “是这样的。” “我打算给院里的期刊发篇论文。” “这是好事啊。”侯盛昌听到这个消息直接说。 作为科学院下属期刊的科技期刊研究,创立时间也已经有了几十年。 本意是提升科技期刊服务能力,促进科技论文本土发表。 但这些年所起到的效果非常有限,和海外的顶尖期刊依旧没有对比性。 甚至连科学院的院士以及高校教授,在发表期刊时也会选择海外期刊,以此来提升自身在学术研究上的影响力。 像徐昀这种顶尖科学家的论文,哪怕是自然科学这种世界顶尖期刊,也肯定会抢着想要发表刊登。 眼下要首发在科学院的期刊上,这不是件好事又是什么。 等论文刊登后肯定会引起全球学者的关注。 毕竟只要是徐昀的论文,想提升自己的学者专家教授都会第一时间研究学习。 侯盛昌知道徐昀擅长的领域有好几种,对此倒也没有多想。 只认为是徐昀在研究项目过程中,在其他领域有了些新的思路撰写成论文,这样也能够帮助以后的学者提升自身水平。 想到这里便随口问了句。 “是哪个方向的论文?” 既然决定要把论文发表在科学院的期刊上,这时候徐昀肯定不会卖关子,直接便如实回答了侯盛昌。 “关于常温超导材料的研究,一种被证实的材料合成方法。” “常温超导……” “什么!?” “你说是常温超导?” 侯盛昌原本在屏幕中还很平静,可在听到这几个字并反应过来后,整个人几乎是瞬间便从座椅上弹起来。 使得视频画面都变成了下半身。 足可见他的震惊程度。 主要他知道徐昀负责常温超导材料项目才几个月。 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干点什么? 换做其他人只怕整个研究团队还没磨合完。 哪怕徐昀的天赋和实力在那放着,他也不敢往常温超导上面去想。 没想到徐昀一开口就给他扔了核弹。 很快回过神来后,他的心也不免像是被狠狠握了下跳动加快。 作为科学院院长,他对常温超导材料的意义再清楚不过。 如果真的能向世界宣布科学院攻克了常温超导,那么立刻就会成为全球最顶尖的科研机构。 更是造福整个人类的事情。 要知道海外的里克特教授研究团队,仅是弄出来一个假消息就搞得全球皆知。 尽管他心里很清楚以徐昀的性格,不可能拿这种事情来开玩笑,奈何涉及到的事情实在太大,让他也不得不谨慎对待。 深吸了两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才又重新坐下身体。 然后看着屏幕中嘴角噙着淡淡笑容的徐昀问:“你刚才说的都是真的。”神情前所未有的郑重认真。 “当然是真的。” 徐昀笑着点点头说:“我正在研究常温超导,那发表的论文肯定是和常温超导有关了。” “就在今天我们实验室对合成出的材料晶体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可以确定此材料晶体不但在常温环境下实现了迈斯纳效应,并且还是零电阻。” “按照眼下的情况,应该过几天就能发表论文。” 得到徐昀的亲口确认,侯盛昌心里已经激动的不知道怎么说。 丝毫顾不上脸上溢出来欣喜。 “好。” “太好了。” “好啊。” 连续说了三句好后,情绪才算平复些。 然后神情有些复杂的对徐昀说:“当初知道你准备研究常温超导材料,我就相信你肯定能成功,只是没预料到这天的到来会这么快。” “你是我们所有人的骄傲。” 按理说以徐昀在科学研发上取得的成就,眼下攻克常温超导应该见怪不怪。 属于理所当然的事。 可侯盛昌哪怕相信徐昀能成功,此刻依旧无法控制自己情绪。 心中满是震撼。 毕竟那可是号称材料界天花板的常温超导。 就这样被徐昀用几个月攻克。 哪怕再镇定的人听到此消息,也肯定会惊呼两句。 面对侯盛昌的称赞徐昀倒是没太在意,接着只是比较平静的说起另一件事。 “关于相关论文我们会尽快完成,并且保证外界挑不出任何毛病,另外之后我想去等离子物理研究院,参与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侯盛昌听到徐昀说起人造太阳项目并不意外,毕竟常温超导材料解决最直观的影响便是核聚变。 人造太阳项目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合作项目。 包括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院建造的人造太阳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内,共有七方加入了这项计划,所覆盖的人口接近全球一半。 核聚变研究是当今世界科技界为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而开展的重大国际合作计划。 在此项研究上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院的人造太阳始终处于前列。 但碍于超导材料上的难题,想要真正实现稳定的可控核聚变还有很远的路走。 不过如今常温超导材料攻克,肯定能给这项关系全人类的项目提提速。 徐昀虽不是核能领域的专家,但作为常温超导材料的攻克者,以及水平顶尖的数学物理学家,自然能够参与到此项目中来。 别说徐昀主动提起这件事,就算徐昀不讲侯盛昌之后也会主动提出。 只是侯盛昌没想到徐昀如此着急。 徐昀表现出的实力越强,越是要注意各方面。 像这种几乎是战略性的科学家,那肯定是要把身体健康放在首位。 出于这方面考虑,侯盛昌肯定不想看到徐昀连续参与这种高难度重大项目。 要是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真出现了问题,那他肯定也少不了被追究责任。 毕竟徐昀在主导了月球基地的建设后,还没怎么休息又被迫负责起新的项目,以科学院为首联合京大材料学院进行研究。 在他看来应该先好好休息,然后再考虑参加人造太阳项目的事。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便对徐昀说道:“你要是能加入人造太阳项目,等离子物理研究所那些人肯定是求之不得举双手欢迎,不过你刚连续主导月球基地和常温超导材料项目,是不是先休息段时间再说?”话语中满是对徐昀身体的关心。 “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关系到月球工程的下阶段,自然是越早解决越好。” “至于休息就更不用了,我运气比较好攻克常温超导材料没费太大劲。” 徐昀摇摇头,对侯盛昌的话进行回应。 尽管他说的这些都是事实,但换做其他任何一个人恐怕都会被当成吹牛,毕竟这对于其他科研专家的精神层面打击可不是一点。 当然侯盛昌可不会真的以外徐昀是运气好。 常温超导材料能称作材料界天花板,其他人研究到现在都没有什么进展,可不是单靠运气就能突破的。 况且放眼整个科学界,运气好的科学家也不是没有。 不过侯盛昌明白既然徐昀这么说,那肯定不是他能劝说的动的。 面对这种情况也只好答应下来。 “那好吧,我会和等离子物理研究所那边打招呼的。” 做出保证后他便也不再多说,和徐昀告知一声便挂断了电话。 显然是准备立刻将此事上报。 毕竟常温超导材料被攻克的消息一旦公布,对全球各个领域都会造成影响,为避免影响到自身肯定要提前进行布局。 徐昀和侯盛昌结束对话后,便查看起关于核能源方面的文献。 以及这几年科学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的进展。 他虽擅长数学也研究过物理,但至少对核聚变领域并没有深入的研究。 这也是他之前没有参加此项目的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