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她大约不想看到。 两个人跟着看客的队伍缓慢地移行,也没甚好看,看热闹的比迎亲队伍还要热闹,都在夸赞迎亲的队伍壮观,乐班奏出的乐曲甚好,已经有好多年没有看过这么宏大的场面。 曲小白跟了一会儿,便和杨凌回了马车,驱车往杨树屯赶去。 杨树屯如今已经没有几户人家,除了杨柱子家和曲家,再就是杨二鹏家,村中的宅子大多都已经拆除,在村东头,拔地而起十几个粮仓,甚是壮观,村里的道路也都已经重新修整过,宽绰平整,马车行驶在上面一点都不颠簸。 路过曲东子家,只见也已经布置得喜气洋洋,今天曲东子夫妇都在庄子上,这个家也就是布置点喜气而已。 曲小白命阿五在杨柱子家门口把车停下,“剩下的路走过去就行了,赶着马车太惹眼了,定会让人怀疑。” “也好,你累了就告诉我。” 杨柱子家门上也贴了喜字,瞧着也怪喜气的。 家里没人,想来已经是去了杨二鹏家。 曲小白拉着杨凌的手,“哥,快些的。别晚了那边的,再晚了瞧这边的。” 这一声声“哥”叫得,何其自然,连阿五听了都觉得,这就是亲哥俩儿呀。 杨二鹏家门口也围了不少的人,自然,这些不会是杨二鹏家的人,这些都是辛青君派过来的人,以及杨柱子手底下那些长工们。 门口摆了长长的一排箱子柜子,足足有几十抬,箱子柜子都敞开着,露出里面的东西,有绫罗绸缎衣裳被面儿,有金银锞子,也有首饰,大多都是些实用的。曲小白看过礼单,大约是四十八抬礼。 对她来说,这实在不算什么,但对于穷乡僻壤的虎岭镇来说,这还真是头一份儿。 杨二鹏家什么家境大家都知道,不用多想,大家也都知道这些所谓的嫁妆是怎么回事了。 但这些人全都是庄子上的人,除了羡慕一下杨二鹏人不咋样却摊上个好亲家之外,也没有多说什么。 倒是杨二鹏,一大早看见人抬了这么多的嫁妆来,眼睛都直了,和自己婆娘以及儿子杨红利已经围着嫁妆转了不知多少圈。 曲小白和杨凌来的时候,一家三口还在看,哈喇子都流了一地,但却是不敢动。 也不是不敢动,刚抬来的时候,也试着动过,但都被辛青君派的人给阻止了。 “新郎官快来了,准备好了没有啊?” 曲小白忽然一嗓子,帮忙的看热闹的便全都忙活了起来,但两个外围的小伙子放眼张望,却并没有看见人影,不禁埋怨:“谁喊的?得亏没听,不然这鞭炮点了,一会儿新郎官真的来了要点什么?” “行了行了,这不没点嘛,大喜的日子,可不许生气。” 第(3/3)页